2018年11月1日,由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中共越秀區(qū)委宣傳部和羊城晚報社共同主辦的“民生40年——全國攝影家聚焦廣州越秀”大型攝影展覽在越秀區(qū)文化館舉行。
本次展覽共分七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區(qū)為主要內容,反映北京路核心文化區(qū)以文化+為主線,形成跨界融合產業(yè)布局;第二部分是反映越秀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打造非遺生態(tài)保護體系;第三部分是品質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第四部分是品質生活服務,百姓娛樂生活;第五部分是致力公共服務,打造教育強區(qū);第六部分是紅色文化氛圍濃厚;最后一部分是推動高端高新高質創(chuàng)新要素聚集。展覽力求全方位、立體式的反映越秀區(qū)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有從宏觀角度、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直觀反映越秀區(qū)40年來的城區(qū)巨變,更有從微觀角度反映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帶給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9月初,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家們不畏酷暑暴雨,在匯聚了八個朝代、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老區(qū)廣州越秀分主題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
下面,讓我們請跟隨攝影家的足跡,一同領略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采。
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 連續(xù)三次中國新聞攝影記者金眼獎獲得者劉宇在百年老校朝天小學進行專題拍攝。
背景介紹:古樹新枝
劉宇攝影報道
朝天小學坐落在廣州市越秀區(qū)朝天路,前身是清朝政府于同治三年(1864年)創(chuàng)辦的廣州同文館,校園里最醒目的是三顆郁郁蔥蔥的大榕樹,樹齡比學校的歷史還長。
作為廣州近代第一所外語學校,同文館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清政府認為“與外國交涉事件,必先識其情性……欲悉各國情形,必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直至1905年,同文館改為譯學館,此處也改辦成滿漢八旗高等小學。解放后,學校幾易其名,直至1993年 9月改為現名。無論學校的名字怎樣改變,始終隨著時代的腳步發(fā)展,優(yōu)良傳統生生不息地傳遞了幾代人。
朝天小學一直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學實驗,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品質,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健康成長。學校確立“明德歸仁”的校訓,形成 “崇真、向善、至美、創(chuàng)新、立人”的校風、“善于教學、樂于教創(chuàng)、志于教人”的教風和“自主、合作、創(chuàng)造”的學風,弘揚“今天我以朝小為榮,明天朝小以我為榮”的精神風范。學校涌現了一大批師德高尚、教科研能力強的骨干教師,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品德優(yōu)、智能高、身心健、個性活”的學生,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構建現代化教育模式,實現素質個性化教育的創(chuàng)新;以名校的風范造就具有國際視野的專家型校長、學者型教師、高素質學生是朝天小學努力奮斗的目標。
劉宇攝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中國圖片期刊主編、新華社高級記者于志新在豫章書院拍攝開筆禮。
背景介紹:開筆啟智學做人 擊鼓明智譜華章
于志新報道攝影
2018年9月,真光學校一年級新生和家長們在豫章書院舉行了隆重而有意義的新生開筆禮。
“開筆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今天我們結合時代的特點,古為今用,以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熏陶感染孩子,讓即將進入人生求學階段的孩子們和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進行接觸。
儀式上,新生們統一穿上了由老師設計具有校園特色的傳統漢服,參加人生四大禮之一的”開筆禮“。同過”整裝習禮“、“點智破蒙”、”敬拜先師”、“擊鼓明志”、”描紅啟蒙“、“學子首課”等環(huán)節(jié),在啟蒙老師的帶領下,莘莘學子邁開了人生求學的第一步!
通過本次活動,黑芝麻在莊嚴的儀式中領略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學苦習、尊師孝親、仁愛處世等文化精髓,把上學求知看成一個神圣的使命,增加了學習興趣,進而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良好的開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礎,通過新學期第一天的開筆禮,讓一年級的同學留下了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祝愿同學們通過開筆禮邁開學習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于志新攝
新華社資深圖片記者才楊正在采訪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彩代表性傳承人許恩福
背景介紹:大師許恩福的廣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之路
才楊報道攝影
“廣彩”是廣州彩瓷的簡稱,始于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fā)展為五彩,并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不同于以景德鎮(zhèn)為代表的江西彩瓷,廣彩是運用我國織錦圖案的手法,以色彩艷麗、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著稱。廣彩利用各種顏色和金色進行勾、描、積、填,宛如無數金色彩絲織于白玉之上,顯得光彩奪目、富麗堂皇。廣彩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備受國外收藏者的追捧。
廣彩工藝美術大師許恩福從事廣彩工藝美術已經56年了,他經歷了廣彩行業(yè)興衰起落復蘇的50多年歷史。許恩福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彩瓷出口是以低廉的價格爭取市場份額,或與東歐國家換貨的形式出口創(chuàng)匯。出口產品以傳統廣彩日用瓷產品為主,花樣樣式是普通的常規(guī)圖案裝飾。月銷量價值只有六萬元左右。2010年,許恩福在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設立廣彩方向的研究生教育,他的女兒許珺茹成了他的研究生。如今父女倆都是廣彩代表性傳承人,在廣彩的道路繼續(xù)前進,創(chuàng)造新的廣彩發(fā)展路程。2010年,許恩福在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設立廣彩方向的研究生教育,他的女兒許珺茹成了他的研究生。如今父女倆都是廣彩代表性傳承人,在廣彩的道路繼續(xù)前進,創(chuàng)造新的廣彩發(fā)展路程。
才楊攝
光明術部原副主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秘書長劉新武正在采訪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醒獅傳承人趙偉斌
背景介紹:醒獅舞出新天地
劉新武報道攝影
廣東醒獅是從北方的黃獅子(北獅)脫胎而來的,大體上是在五代十國之后,從中原流傳到嶺南地區(qū)民間的。廣東醒獅講究技巧和武術功底,一般由二人組成。其中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有鑼鼓隊配合,獅子的動作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節(jié)奏舞出千姿態(tài)百態(tài)。
“趙家獅”第五代嫡傳弟子趙偉斌,1973年出生于廣州的獅舞表演世家,自幼隨父親(已故“南獅王”趙繼紅)習藝,鉆研獅藝已逾30載,不但傳承了父親的整套技藝,還學貫中外,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自成一派。
初識趙偉斌,是在廣州市越秀區(qū)北京路附近他的辦公地-----廣州工人醒獅協會。這位1994年畢業(yè)于廣州大學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的趙家獅第五代傳人,給人的印象是溫文爾雅,沉穩(wěn)干練。連續(xù)三天,從早到晚追蹤拍攝他去企業(yè)培訓、到圖書館辦講座、送非遺進校園……,在記錄下他誨人不倦傳授非遺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他對事業(yè)的熱愛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
30多年來,他在國內、國外授徒傳藝累計1萬多人次,他不僅擔任廣州工人醒獅協會會長兼總教練,而且組建了品牌團隊——南國醒獅鼓樂龍獅團,是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最頂級的龍獅表演團隊之一。他多次率團代表政府前往世界各地參加國際性龍獅比賽和表演交流,其中僅冠軍或金獎就有100多項, 2018上?!懊俘堟?zhèn)廣場”獅王爭霸賽獲高樁獅冠軍,被譽為“世界獅王”。
劉新武攝
長江韜奮獎獲得者、解放軍報社畫報部原記者部主任李靖正在拍攝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點:東濠涌水道治理并對當地居民進行采訪。
背景介紹:東濠涌畔話今昔
李靖報道攝影
廣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榮”,它是一座“河道如巷、水系成網”的水城,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留下了眾多的水遺跡“河、涌、濠、渠”,豐富的水系資源及悠久的水事實踐使廣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水文化。
東濠涌便是廣州最著名的一條河涌,這里“涌”讀chōng屬嶺南方言意為河汊,它原是廣州古城的一條護城河,北起白云山,南連珠江水,全長4.51公里,是古六脈渠之一,也是廣州唯一保存下來的貫穿現代廣州中心城區(qū)的河涌。
羅國泉老大爺一家6代都生活在東濠涌邊,回憶起兒時的生活還記憶猶新,那時河水清澈見底,河上可劃小船,他和小伙伴經常到河涌邊抓小魚小蝦。
然而曾幾何時,由于缺乏補水來源,河道干枯,而城市化的發(fā)展致使大量的工業(yè)和生活污水直排河涌,使其一度淪為污水肆溢、臭氣熏天的“排污渠”和“臭水溝”,給沿線居民帶來巨大困惑。曾任龍騰社區(qū)居委會主任的王大衛(wèi)告訴記者,那時每逢下雨,他們就會全部出動,晝夜守護在涌邊,雨水一大涌邊的平房就會被淹。
2009年,越秀區(qū)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牽頭實施東濠涌綜合整治工程,先后投資8.41億元,使今天的東濠涌連通云山珠水,實現了集水脈、文脈、史脈、人脈、商脈于一體的嶺南特色山水城市格局。2012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調研時來到東濠涌,習近平說:“東濠涌以及遍布廣東各地的綠道,都是美麗中國、永續(xù)發(fā)展的局部細節(jié)。如果方方面面都把這些細節(jié)做好,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就能實現。”
李靖攝
工人日報社攝影部主任楊登峰正在采訪越秀區(qū)典型科技創(chuàng)新企業(yè)代表,對其工作、生活狀態(tài)進行記錄和跟蹤拍攝。
背景介紹:五羊動漫 越show越秀
楊登峰攝影報道
越秀,作為五羊之城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qū),是廣州行政、商貿、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產業(yè)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商貿服務業(yè)為支撐的產業(yè)格局。近年來,大力發(fā)展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立足廣州努力建設國家創(chuàng)新型城市的發(fā)展大局,越秀區(qū)也朝著創(chuàng)新型城市核心區(qū)的目標邁進。
為此,出臺一系列舉措,發(fā)展扶植文創(chuàng)產業(yè)。對于文創(chuàng)產業(yè)園區(qū)建設升級、公共平臺建設、產業(yè)集聚、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人才匯集、金融服務、產業(yè)重點領域……都給予不同等級的獎勵,讓從業(yè)者安心在此工作創(chuàng)業(yè)。
目前,在越秀區(qū)共有4個國家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國家重點動漫企業(yè)5家、文化類上市公司29家。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作為越秀區(qū)的四大主導產業(yè)之一,產業(yè)的總體競爭力在廣州市乃至全省都占據絕對優(yōu)勢。動漫原創(chuàng)、文化傳媒、出版展演、創(chuàng)意設計、創(chuàng)意衍生產品等文化創(chuàng)意領域引領全市發(fā)展?!笆濉逼陂g,越秀區(qū)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累計實現增加值828.20億元,年均增速為8.3%;2017年全區(qū)文化產業(yè)實現增加值220.97億元,增長5.8%,占全區(qū)GDP6.92%,約占全市文化產業(yè)2成。
楊登峰攝
法制日報社美術攝影部副主任王建軍正在拍攝長者日托養(yǎng)老服務中心的日常狀態(tài),采訪工作人員和典型老人代表。
背景介紹:東山街長者日托養(yǎng)老中心
王建軍報道攝影
六旬以上老人也能報班托管,文化娛樂,學習技能嗎?廣東省居家養(yǎng)老服務示范項目,東山街長者日托養(yǎng)老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了一種“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新模式。日托中心根據長者的興趣和愛好,設有功能室及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內容,寬敞明亮的就餐環(huán)境、安全衛(wèi)生的餐食,還有互相溝通交流的氛圍。除了提供飽足和便利之外,還是長者們交際解悶的好去處,令長者得到精神慰藉。
廣州市越秀區(qū)東山街長者日托養(yǎng)老中心于2014年4月投入服務,中心總面積1636平方米,場地由越秀區(qū)政府提供;中心的各項設施的購置以政府購置為主,企業(yè)及愛心人士捐助為輔的形式創(chuàng)辦而成。內設休息區(qū)、飯?zhí)?、圖書閱覽區(qū)、上網區(qū)、健身區(qū)、社區(qū)講堂、舞蹈室、乒乓球運動區(qū)、桌球運動區(qū)、棋藝區(qū)、書畫室等服務項目,是集日間照料、長者文化娛樂和社區(qū)教育于一體的長者綜合服務平臺。供越秀區(qū)東山街道60歲以上長者周一到周五使用。中心日常各項活動的組織實施均大多由義工負責完成。
每天早上的八點半,東山街道的老人們就開始陸續(xù)來到日托中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身體情況選則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由于各處活動場所相對獨立,所以各項活動互不干擾,一派樂也融融老有所樂的氛圍。而這里最忙碌的,是61歲的鄭美燕女士,從日托中心開設之初她就來參加義工,利用自己的文藝方面的特長教這里的老人們模特表演和瑜伽,并組建了老年模特表演隊和舞蹈隊,為社區(qū)的殘障人士搞慈善演出。鄭美燕2017年獲得了東山街道授予的優(yōu)秀義工銀獎。
長者日托養(yǎng)老中心最受老人們喜愛的還是中心的食堂,從一開始創(chuàng)辦的每天三十多人發(fā)展到今天的一百多人在中心吃午飯,最高峰一天曾有一百五十多人到中心吃午飯。養(yǎng)老中心食堂為何如此受長者的歡迎?正在中心吃飯的72歲的張伯對記者說:“中心食堂的飯菜干凈衛(wèi)生,真材實料,廚房師傅做的飯菜適合大部分老人的口味,而且一周內每天的菜式都不同,還有老火湯等,每餐13元,60歲以上的老人付只10元,政府在此基礎上再補助3元,我在家里花同樣的錢是做不出這么好的伙食,最重要的是在這里能和大家一起吃飯很開心。說句心里話,做一兩次的好事容易,但長年累月的堅持下去確實不容易啊,真的感謝政府對我們這些老人一直以來的關心、關懷和幫助!”據了解,廚房里做飯炒菜的師傅和阿姨大部分都是由義工組成。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義工許阿姨,是暨南大學的退休教師,今年61歲了,中心的老人們都叫她許老師,每天早晨7:00從家里出來,乘地鐵換公交,8:00前趕到這里。洗菜、切菜、煮飯、派菜、洗碗、
一直最到最后打掃完衛(wèi)生,已經是下午快兩點,才總算是喘口氣,喝口水。許老師這樣無償為中心服務近兩年了。她說:“我自己也是退休人員,感覺自己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這樣忙碌而充實的生活讓我感覺快樂?!痹S老師樸實的一句話也說出了眾多義工的心里話。每天,像許老師一樣的義工,有3到5個,他們從2014年底開始為東山街區(qū)的老人在長者飯?zhí)锰峁┝x務的配餐助餐服務,兩年多來風雨無阻,不求回報。
廣州市越秀區(qū)東山街道的長者日托中心營造出一種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其樂融融的氣氛,是越秀區(qū)政府的一項惠民大事,也是眾多默默無聞的義工無私奉獻的成果!
王建軍攝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著名攝影家梁達明正在拍攝小云雀合唱團日常練習狀態(tài)。
背景介紹:可愛的小云雀
梁達明 攝
廣州小云雀合唱團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越秀區(qū)教育局、東山少年宮等單位主辦,由東山少年宮負責承辦具體工作。該團成立于1981年,聘請中國著名的國家一級指揮、中國合唱協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合唱協會會長、原廣州樂團藝術指導徐瑞祺任藝術指導及指揮,并聘請原廣州樂團女中音歌唱家黎耀琿擔任聲樂指導,權延紅擔任團長。該團現有團員900多人,分屬三個不同層次的組隊,成員來自廣州市各中小學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少年宮的教師負責日常組織和培訓工作。
徐瑞琪老師原是廣州樂團藝術指導、國家一級指揮,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受聘為小云雀合唱團常任指揮、藝術指導。30年來,徐指揮精心培育指導著小云雀合唱團。在小云雀合唱團確立童聲美學觀念,按專業(yè)團體訓練的模式,以五線譜代替常用的簡譜視唱,融入美聲唱法訓練,指導小云雀排演了大量中外合唱精品、演繹千余場音樂會,參與規(guī)格較高的中央樂團、廣州樂團的專業(yè)演出,指揮了數十次市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比賽。
梁達明攝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著名攝影家康泰森正在拍攝百姓文娛生活,旨在表現當下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
背景介紹:人民公園拍人民
康泰森報道攝影
人民公園,位于中國廣州市越秀區(qū),是廣州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公園,1921年10月12日正式開放。公園布局為意大利圖案式庭園,呈方形幾何對稱形式。院內古樹眾多。人民公園位于廣州老城傳統中軸線上,面積4.46萬平方米,是廣州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公園,被譽為“廣州市第一公園”,老廣州延稱中央公園。當年孫中山曾多次在此向群眾演講,宣揚民主革命理論。1923年8月12日其公布了中國第一個公園游覽規(guī)則。1924年中國第一次大型“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紀念活動也于公園舉行。1966年官方改為人民公園沿用至今。作為首個拆除圍墻的免費公園,人民公園自然成為附近市民的悠閑運動之地。在住宅密集的廣州市中心,能擁有如此的“綠肺”,實屬難得。
直播中的時尚青年 康泰森攝
廣式早茶 康泰森攝
南方日報社視覺新聞部副主任曾強正在采訪、拍攝北京路文化核心區(qū)的新老店鋪及新一代傳人
背景介紹:“不到北京路,不識廣州城”
曾強報道攝影
作為廣州建城兩千多年來一直未改變的城市中軸線,北京路周邊區(qū)域更是匯聚眾多悠久的文物古跡。斑駁的青磚石板、連綿的嶺南騎樓、古樸的橫街窄巷、延續(xù)舊商業(yè)繁華光景的百年老店……這些光景在北京路全都可以看到。對于很多廣州人而言,那是實實在在飲茶出街過日子的地方;對于外來客而言,廣州的北京路就是繁華商業(yè)區(qū)的代名詞。
老北京路上的商鋪曾被稱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讓人目不暇接。今天人聲鼎沸的北京路,是很多人心目中“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的一條街。穿梭于長年人潮洶涌的北京路,你不僅能從商賈云集的街區(qū)感受到現代都市的繁華朝氣,也能從各種老字號的餐飲喧騰中感受到廣州人熱愛生活的生動鮮活,更能從腳下一朝一代累積起的青石板路中體會千年古城的厚重歷史。
這里的居民們每天在北京路穿街走巷買菜、上班,閑暇時會到太平館、永盈茶餐廳喝下午茶吃點心。賣藥的采芝林、賣醬油的致美齋、賣鐘表的李占記、賣鹵味的太爺雞……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廣州老字號都在北京路周邊“老字號一條街”云集。這些響當當的名字在北京路延續(xù)著它們的商業(yè)傳奇,人們也一如既往將它們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些老字號不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了民間的傳統文化和工藝,更有新一代傳人帶來與時俱進新的經營理念,這與他們的祖先,在此地建功立業(yè)的前人一脈相承。
人潮涌動,在這千年古道上緩緩流動,看珠江潮起潮落,看騎樓舊貌換了新顏,看這塵世,又寫上了新的輝煌。
曾強攝
深圳晚報編委兼攝影部主任、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趙青正在拍攝采訪中共廣東區(qū)委舊址講習所,跟拍講解員的日常工作狀態(tài)。
背景介紹:中國共產黨廣東區(qū)委員會舊址紀念館紀行
趙青報道攝影
中國共產黨廣東區(qū)委員會舊址紀念館位于廣州市文明路194號至200號(原為文明路75至81號)。是一座四間相連的三層樓房,磚木結構,木樓板,坐南向北,四間內部有門互通。每間寬4米、深12.8米。1924年中共的機關沒有公開,用“管東渠”(即“廣東區(qū)”的諧音)的化名向警察局登記,后來“管東渠”就成了廣東區(qū)委的代號。民族解放協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籌備處初期也在二樓辦公,門前曾掛這兩個單位的牌子作掩護。
這幢4層小樓見證了廣東區(qū)委在大革命時期走過的崢嶸歲月。當時,中共機關還沒公開,只能化名用“管東渠”(廣東區(qū))向警察局登記租用小樓。1922年,中共廣東區(qū)委在這里成立;1924年10月,周恩來進入這里辦公;1925年春,這里誕生了中共歷史上首個地方紀律監(jiān)察機構;1927年大革命失敗,廣東區(qū)委被迫遷往香港,這棟小樓又變回了普通的民居。
趙青攝
著名軍旅攝影家、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沈玲正在采訪拍攝非物質文化遺傳西關打銅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蘇廣偉
背景介紹:
沈玲報道攝影
廣州西關的老街上,
有著充滿歷史氣息的騎樓,
更有著人們最熟悉的打銅聲,
叮叮當當,
在銅器皿上打著重疊的錘印,
為老街留下金屬質感的記憶。
今年70歲的蘇廣偉,在恩寧路出生、長大,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關打銅代表性傳承人。童年的蘇廣偉已對銅器的制作深深著迷,直到1998年,蘇廣偉出于興趣和情懷,在這一片打銅聲中,在一家僅有四平米的鋪面里開起了銅器店,取名“天程銅藝”。
如今蘇老的銅器店交給了兒子蘇英敏打理,如果說蘇廣偉是“西關銅器復興者”,那么其子蘇英敏則可稱得上是“新銳銅匠”。
敲敲打打, 兢兢業(yè)業(yè),蘇廣偉、蘇英敏父子在這條街守護著自己的“銅”心“銅”夢。
沈玲攝